《中国教育网络》对 239 所高校进行云基础服务调研的结果显示,“混合云” 是现阶段最受青睐的一种云服务方式。“灵活” 是其最大的优势——既能满足学校数据安全的需要,又能满足云基础服务的需要。
“十三五” 期间,国内高校已逐步将一些非核心业务或者新业务部署在云基础设施上。那么,高校云基础业务的需求如何?他们更看重哪些基础服务?在选择产品方面,他们关注什么?
就这些问题,最近,《中国教育网络》杂志做了一项调研,共收回 239 所高校 378 位老师填写的有效问卷。我们将本次调研院校划分为三类:211/985 院校、普通高校和高职高专院校。
部署云基础服务首选数据和安全
本次调研显示,各高校网络信息中心老师已普遍了解云基础应用,并对学校的云基础服务有一定的考虑。
针对 “云基础服务与传统 IT 服务相比有哪些优势” 这一问题,调研显示,高校用户更看重云基础服务在 “系统升级和迁移更方便更灵活”,“应用部署迅速、维护简单” 方面的优势。选择这两项的老师高达 61% 和 60%。从这个调研来看,云基础服务的优势在成本、效率、部署、迁移等多方面的优势很明显,高校用户都比较认同,意味着云方面的市场空间很大。如图 1 所示。
针对 “高校在选择云基础服务时应关注哪些方面” 这一问题,调研显示,高校用户选择云基础服务时最关注的还是效率和安全性,选择这项的占到 78% 的比例。这非常符合目前高校信息化部门对信息安全的重视程度。其次是技术成熟度和运维管理标准化。最后是投入成本,占 48%。如图 2 所示。
在分析 “高校用户关注哪些云基础服务” 这一问题时,我们可看到,信息化部门的两大关注点:数据和安全。这两类分别占比 63.23% 和 56.61%。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,未来将应用和数据迁移到云端是发展的趋势;安全是所有数据存储、分析的先决条件。其中存储与 CDN、管理与监控占比也达到近 48%。如图 3 所示。
而对于 “您了解贵校的研究中心、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团体的 IT 基础服务主要来自何处” 的问题,57% 的高校用户选择了由学校提供,这说明高校在重点实验室、研究中心等部门的 IT 服务选择上都很谨慎,大部分选择学校提供的服务。团队自建和购买云服务都占比不大,分别是 19% 和 15%。如图 4 所示。
针对 “贵校建设或采购云基础服务主要面向哪些应用” 这一问题,从调研数据来看,57.67% 的高校用户选择了辅助教学,其次是资源建设,占比 54.23%,网站建设和平台建设分别占比 48.41%、46.56%。相信未来云基础服务的应用会更广泛。如图 5 所示。
针对 “贵校如近期有采购云基础服务计划,每年投入规模将有多大” 这一问题,从参与本次调研的 239 所学校的问卷来看,211/985 院校总共 41 所学校,有 12 所学校选择 80 万以上,8 所选择 50~80 万,9 所选择 20~50 万,7 所选择 20 万以下;普通高等院校共 148 所学校,其中 50 所学校选择了 20~50 万,31 所为 20 万以下,33 所为 50~80 万,28 所为 80 万以上。高职高专院校有 20 所为 20~50 万,15 所为 50~80 万,7 所 80 万以上,7 所是 20 万以下。从上面的数据来看,211/985 高校主要是 80 万以上;普通院校主要在 20~50 万,高职高专院校处于 20~50 万及 50~80 万中间。
调研显示,用户关注混合云的最多,211/985 院校为 61%,普通高校为 59%,高职高专有 64%。混合云方式相对较灵活,既能满足学校数据安全的需要,又能满足云基础服务的需要。另外,还有 30% 左右的学校倾向于私有云,是学校出于对数据安全的考虑。如图 6 所示。
从参与本次调研的 239 所学校老师的选择来看,211/985 学校倾向于通过自建的方式获得云服务。普通高校对于三种方式的选择相对均衡,都是 30% 左右。高职高专院校较多选择购买服务,达到 42%。如图 7 所示。
那么,在选择云基础服务商时,学校主要考虑哪些因素?调研显示,学校更关注产品的性价比,产品功能和服务保障等。企业品牌也是一个关注点。其中选择性价比的占 69.05%,产品功能占比 61.9%,服务保障占比 59.26%,企业品牌占比 44.97%。如图 8 所示。
通过本次调研数据,我们看到,随着云计算技术在高校进入应用普及阶段,云基础服务的优势得到认可。高校用户更关注数据及安全方面的云基础服务,他们从安全性和效率等方面考虑,主要应用在辅助教学,资源建设等方面,他们更多希望以混合云方式提供服务。在选择云服务提供商时,更关注产品功能、服务保障等。
本文转载自: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